姓 名 |
于亮 |
||
职 称 |
预聘助理教授/特别副研究员 |
□博导 √硕导 |
|
专 业 |
车辆工程专业 |
||
办公地址 |
永利官网9楼424室 |
||
邮 编 |
100081 |
||
邮 件 |
yuliang@bit.edu.cn |
||
教育及工作经历 |
|||
2023-12 至 今, 永利官网, 机械工程, 特别副研究员 2021-03 至 2023-12, 永利官网,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, 助理研究员 2017-09 至 2019-09, 加拿大女王大学, 机械工程, CSC联合培养博士 2015-09 至 2021-03, 永利官网, 机械工程, 博士 2011-09 至 2015-07, 永利官网, 装甲车辆工程, 学士 |
|||
研究方向 |
|||
个人简介:于亮,工学博士,304am永利集团,特种车辆研究所,特别副研究员。入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“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”,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智能运维分会青年委员;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国防基础产品创新计划课题、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、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项目等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纵向课题,担任多项陆装、空装国防重大\重点型号项目主任设计师,核心参与国防科工局基础产品创新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,博士学位论文荣获2021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,以主要完成人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 研究方向: 1.特种车辆理论与技术:智能车辆传动及控制、多驱无人机动平台设计与控制、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无人车辆自学习诊断; 2.装备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:基于AI的装备全生命周期性能预测、基于数字孪生的装备远程服役与运维、装备无线传感器技术。 课题组尊重个性、氛围融洽、因材施教、师生团结向上,欢迎具有机械、车辆、材料、电子、计算机及自动化等专业基础,怀揣国防强国梦、敢于拼搏上进的年轻人报考硕士研究生。 |
|||
代表性论文及研究项目 |
|||
在本研究领域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/EI论文40余篇,授权/受理发明专利40余项: 代表性论文: 1.Zhao Q, Ma B, Yu L*, et al.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ost-buckling separate plate in the clutch[J]. Tribology International, 2024, 195: 109607. 2.Feng Y, Zheng C, Yu L*, et al. Experimental prediction model for full life friction performance of wet clutch via attention-based LSTM network[J].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, Part D: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, 2024: 09544070241283533. 3.Yu L, Ma B, Zheng C, et al. Study on the groove area effects on the friction-wear properties of a Cu-based wet clutch[J]. Tribology International, 2021, 163: 107096. 4.Yu L, Ma B, Chen M, et al. Variation mechanism of the friction torque in a Cu-based wet clutch affected by operating parameters[J]. Tribology International, 2020, 147:106169. 5.Zheng C, Wang X, Jia R, Yu L*, et al. 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of detachable wear particle sensor based on Iron-based amorphous soft magnetic rings[J]. IEEE Sensors Journal, 2022, 22(13): 12708 – 12718. 6.Yu L, Ma B, Chen M, et al.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ormed separate plate in a multi-disc clutch[J].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, 2020, 110: 104385. 7.Yu L, Ma B, Chen M, et al. Investigation on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safety mechanical-thermal boundary of a multi-disc clutch[J].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, 2019, 103: 319-334. 8.陈漫, 刘宇键, 于亮*等. 湿式多片离合器结构特征对接触压力特性的影响[J].兵工学报, 2023, 44(02): 406-416. 9.郑良杰, 马彪, 陈漫, 于亮*等. 控制油压对湿式多片离合器分离动态特性的影响[J]. 兵工学报, 2022, 43(10): 2451-2459. 10.于亮, 马彪, 郑长松, 等. 沟槽面积对不同润滑油温下离合器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[J]. 汽车工程, 2021, 43(10): 1536-1542+1564. 发明专利及软著 1.于亮,吴维,敖鑫,等.一种轮毂电液耦合驱动装置热平衡试验台架及方法[P], ZL202410655301.1. 2.于亮,陈漫,郑长松,等.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离合器性能监测与评估系统[P], ZL202410067848.X. 3.于亮,张丁戈,陈漫,等.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传动装置动态载荷分析系统[P], 202411012386.8. 4.于亮,马彪,王赫,等. 一种弹性阻尼式换挡制动器[P], ZL202111276659.6. 5.于亮,陈漫,李和言,等.一种离合器摩擦元件温度场及热失效计算方法和系统[P], ZL202410376193.4. 6.于亮,郑长松,李和言,等.一种基于压力反馈的离合器摩擦转矩实时修正方法和系统[P], ZL202410376089.5. 7.于亮,冯毓庆,郑长松,等.一种大功率湿式多片离合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[P], ZL202410075889.3. 8.于亮,熊涔博,李和言,等.离合器热机耦合失效预警方法及装置[P],ZL202410408938.0. 9.六摩擦副湿式换挡离合器温度场计算平台V1.0,2025SR0064663. 10.多自由度湿式多片离合器接合特性计算平台V1.0, 2024SR2053791. 科研项目: 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在研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主持; 2.陆装国防重大型号项目—XX机动平台研制,在研, 发展装备部,主任设计师; 3.空装国防重大型号项目—XX装置研制,在研, 发展装备部,主任设计师; 4.国防基础机电产品科研项目课题,在研,国防科工局,主持 5.装备预研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计划项目,在研,军委科技委,主持; 6.前沿交叉计划项目,在研,永利官网,主持; 7.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,结题,主持; 8.博士后第70批面上项目资助,结题,主持; 9.机电测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金,结题,主持; 10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在研,骨干。 |
|||
成果及荣誉 |
|||
[1]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[2]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“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” [3] 永利官网优秀博士后 [4]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[5] 永利官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[6]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(集团官微专题报道) |
|||
社会职务 |
|||
1.陆装、空装国防重大型号项目主任设计师 2.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智能运维分会青年委员 3.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函评专家 4.《工程科学与技术》、《河北大学学报》、《长安大学学报》等期刊的青年编委 5.Materials,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SCI期刊特邀编辑 6.第一届永利官网博士后联谊会常务理事长、第33届北京市博士后联谊会科技部部长 7.Tribology International, Tribology Transactions, Industrial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, Part D: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, 兵工学报, 汽车工程,吉林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 |